關係可以消失,愛仍然保留
訪談史瓦吉多 Svagito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撰文/賴佩霞
 

賴佩霞請談談什麼是家庭系統排列?

史瓦吉多這是一種根據家庭成員的重要性所排列出來的序位。家裡的每個成員,都有他該有的特定角色和位置。父母就是父母,孩子就是孩子。但通常我們看到的都不是這樣,有的父母言行像孩子,孩子反而像父母。我們要瞭解,母親對子女的愛,與子女對母親的愛是截然不同的。雖然都用同一個「愛」字,但愛朋友、愛父母、愛孩子品質都不相同,我們並不明白其中的差異。人要有相當的意識跟覺知,才能針對自己所處的位置,發出不同位階的愛,這就是我們談序位的目的。

這是家族成員之間一種固定不變的自然法則,不管孩子年紀多大、事業做得多好,在母親眼裡,子女永遠是孩子。這的確需要相當的覺知,當母親哭喪著臉索求,子女很容易混淆,反過來變成母親的媽媽,長輩不但因此會失掉尊嚴,也會失去親子間原有的喜悅,轉變成一種義務關係,產生混亂與干擾。

孩子永遠無法將父母從他們的命運中拯救出來,父母給予、孩子吸收,這是自然天性。生命本該從父母流向子女,反過來,即顛倒天性,子女心裡會感到空虛,爾後,為了填滿該空虛,也會想藉由生兒育女來填補,一切便出於空虛,而非滿溢。如果生養孩子是為了從孩子身上獲取愛,將來他的子女,也會承擔相同的重擔,複製內心一樣的空洞,父母這樣做,孩子跟著學,就這樣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賴佩霞:父母付出,孩子接受,然而我們也經常看到父母希望得到孩子回報的情形,你以一個西方人,如何看待這樣的現象?
史瓦吉多這是來自父母本身的匱乏。其實子女能給父母的最大禮物就是快樂本身,如果真心想回報父母,就呈現出快樂來,我們經常看到,不快樂的父母,帶給孩子負擔,他們很難快樂起來。這意思是說,當小孩看到媽媽憂傷,總會希望做些什麼事幫媽媽解脫或減輕痛苦,如果媽媽難過,而孩子開心自在時,就得承受那種背叛母親的分離感,每當快樂完之後,就得面對內心的煎熬;相較之下,不快樂要比快樂容易多了,悲傷不會有罪惡感,大家都一樣,反而比較放鬆。


賴佩霞:夫妻間常有一些小摩擦,我們當如何看待自己在家中的角色?
史瓦吉多:對家庭來說,女人比男人重要!你看大自然的雄性物種,功能就是射精,辦完事就消失了,但雌性物種不同,牠的母性是一種自然的現象。過去男人出征是為了家園、為了保護部落、為了帶回食物、為了養育下一代,女人隨著男人,是因為男人能捍衛家庭,保護子女,這是兩性在家庭中的平衡,如果一個男人不支持家庭,而女人依然跟隨這個男人,就會出問題。


賴佩霞:現代女性,很多選擇了獨身,你怎麼看呢?
史瓦吉多:現在很多女性想獨立,不要男人,要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如此,女性便失去陰性的特質,容易像個男人,而不像女人。女性需要接收來自男性的能量,女性無法獨立出來,就像男人無法獨立於女人一樣,親密關係是展現人與人之間的彼此需求,這是很美的事,但是,因為女性太受傷了,不願意表現對男性的需要,這是很令人傷感的事。
 

賴佩霞:父親呢,很多妻子抱怨孩子的父親常因為工作而忽略家庭?
史瓦吉多:父親不在子女身邊,並不代表他不愛孩子。正因為他愛孩子,所以要出外賺錢來支持家庭生活,外出,正是愛的表現。父母呈現愛的方式不同,但人們總覺得爸爸應該像媽媽一樣才是,子女跟媽媽比較親近是天經地義的事,因此媽媽必須擔任起孩子跟爸爸之間的橋樑,要傳達爸爸對子女的愛,讓孩子了解爸爸不在身邊,是因為愛家、愛孩子,這樣孩子才會有能力愛他們的父親。問題在於夫妻之間有太多的摩擦,媽媽無法表達或呈現出父親對子女的愛,孩子因此對父親也複製了跟媽媽一樣的態度。在各國、各宗教、各文化的歷史中,男人並未善待女人,這是一個長久負面的傳承。女人在無意識層面裡對男人有恨,也把這樣的恨傳給了下一代。

 

賴佩霞:面對一段糾結的親密關係,你有什麼建議?
史瓦吉多:有一個原則必須知道:當你對某人憤怒時,就被那個人綁得死死的,無法解脫,無論對父母或伴侶都一樣。憤怒與憎恨的束縛遠比愛來得更強大,如果你生某人的氣,你就會經常想起那個人;愛他,關係就完成,可以放下
有些時候,你跟前夫的對立源於你跟父親的拉扯沒有釐清,如果你對父親的期待未能得到滿足,你就會帶著同樣的怨懟向男人索求,如果女人學會跟父親和解,有兩件事情發生:
一,她比較有能力愛男人、跟男人相處;
二,她會更有能力在一件事情完成後,放下。

 

 

賴佩霞:當夫妻決意分手時,面對子女應注意哪些事?
史瓦吉多孩子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只有當父母關係和諧時,孩子才會感到完整。父母爭吵或分離,孩子的內在會感受分裂
如果選擇媽媽,就會對父親不忠,如果選擇爸爸,就會對媽媽不忠,這會造成孩子內心無比的衝突。父母最好在孩子面前仍表現愛的品質,就算離婚,還是能有愛意的存在,這才是最好的途徑。

關係可以消失,但愛仍然保留,關係與婚姻有時間上的限制,不是永無止境的。當我們有這樣的瞭解時,分手會較為簡單一些,雖然未來走的路徑不同,但畢竟曾有過一起生活的時光,孩子永遠存在於彼此的心裡。這樣,即使分手,孩子內心依然能感受到平靜。父母絕對不要詢問孩子,要跟媽媽或跟爸爸,孩子會因不知該如何選擇而產生罪惡感,父母雙方要一起決定孩子的歸屬,向孩子說明這是父母共同商議的結果,同時讓孩子知道這是對他們最好的安排。
 

關於作者:史瓦吉多 Svagito R. Liebermeister

史瓦吉多,1957年生於德國,畢業於慕尼黑大學心理學系,從事治療師及助人工作已有26年以上。1981年探索過各式各樣的靜心技巧。1995年,追隨「家族系統排列」創始者海靈格修習,於2000年開始帶領訓練課程。他把靜心的能量與排列結合起來,這使得他的排列工作帶著臣服與敬重的大道切入個案主題,動靜兼備,張弛有度。從2000年開始帶領家族系統排列工作之後,訓練了世界各地超過十五個國家數百位治療師,足跡遍及歐洲、美洲、亞洲,在印度國際成長中心多年擔任治療師的培訓計劃和統籌。他的《家族系統排列治療精華(中文版)》是一部通俗、流暢介紹系統排列的著作,並翻譯成世界七種文字,由於他多年心理學的專業素養和治療工作,在闡述海寧格洞見時帶有心理學嚴謹、清晰的邏輯性,使心理治療與海寧格的工作銜接起來,他在著作中所分享的靜心與排列的結合是他多年工作的獨特體驗。史瓦吉多的代表作為:《愛的根源:家族系統排列治療精華》、《當靜心與諮商相遇》。


10 166 

 

 

 

*與其對抗,不如去看看你缺什麼…

*一些事要透過幾代人才能療愈,痛是其中一種,越是逃避拖得越久。

*很多社會需要療愈,如果都向內看過程就會加速,反之向外,抓錢,抓物質便療愈得更長…

*企業中要有一個權威的人,這才是健康的。

*大師了解你但不支持你,父母支持你但不了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