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傑老師 主講 / Shirlen 紀錄            

96.11.22【演講記錄】家族系統排列之後(初稿)

傍晚有幾位同學來電請假,這場大雨讓我無法預期會有多少人來參與這場活動。我很驚訝有這麼多朋友對這個主題有興趣,或許你是因為朋友的邀約而來,也不知道究竟會有什麼收穫,我想人生許多重大的改變有時候是來自於一個很小的決定所引發的。你也可以在家裡看電視,生活可能昨天一樣,明天也跟今天一樣,生命也可以這樣過;但是有時可以做出一點點不同決定,這些決定可以開創出不同的可能,讓我們的覺得貧瘠無聊的生命有些不同的光景。

常常有人問我家族排列為何有效?我覺得只有兩個字,就是兩個字「移動。在這六年多來,我在主持過300場以上工作坊之後,省思家族排列未來的可能性會如何?我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最大心意就在此。

如同講題「家族排列的下一步」,我覺得應該不僅止於我和其他家族排列工作者目前的工作方式,意味著這個工作方法未來應該還有更多不同的可能性。今晚分享的部分有兩個主題,一個是我個人學習家族排列以及實踐的經驗和反思,另一個部分就是思考家族排列的下一步,想要就此做個探索。
 

  家族排列的反思

 一、學習歷程「愛的序位」在哪裡?

在家族排列的反思部分,我首先想到是「我自己是怎麼走過來的?」我個人的學習經驗雖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經驗,但是相信我個人的經驗能夠給未來學習者一些參考,我在學習過程中犯過的錯誤和盲點也可以給未來學習者找到一個新的可能。

首先,我學習家族排列的目標在哪裡?也就是「愛的序位」在哪裡?家族排列最重要就是試著要探索一個可能。如果要只要推薦一本書,就是在2001年翻譯出來的「家族星座治療」,只是「星座」這個名詞會引起一些誤解。因此要澄清這名詞 從張 老師版「家族星座治療」更改到目前的「家族系統排列」、或是「家族排列」的原因。

書名中提及「星座」二字,原本意指由幾顆星星組成的一個群體,將這個隱喻放在人類的家族系統,它們依循隱藏的秩序合諧運作如同天體一般,如果每個成員服膺於愛的序位,相信在系統中的每個成員都會有許多成長,很有力量。後來因為許多讀者誤解,以為這個方法和星象學的星座有關,故而更名。

我先後由陳建宇、海寧格、周鼎文三位 老師學習家族排列。2001年接受 陳 老師的建議看書「家族星座治療」( 張老師版)自學家族排列,在共修團體內部練習排列,沒有導演,只有代表自然的移動呈現,雖然狀況是一片渾沌,過程也稍嫌冗長雜亂,但是仍給予個案相當的洞見和了解。並且在2001年嘗試帶領工作坊,從中有幾點重要發現:

(1)不能只看書,必須實際與人工作。

(2)代表不要太多,以最小的必要人數為原則。

在2003年海寧格台北工作坊時,我已經累積了六十多個個案經驗,有一些體會但是說不清楚,在工作坊當中突然有了一個重要的了解,之前許多的疑問都豁然開朗。之後也在一個複雜的個案工作中發現家族動力中「愛的序位」本來就在,它只是被「看見」而已,並非由引導者或治療師所創造出來的。

(3)要有自信,當我們站在引導者或治療師的位子時,就被「允許」看見,就是有天命,最重要的是要放下一切,回到當下呈現的事實。

 在排列過程中,引導者經常必須面對自己的恐懼,在卡住時最佳的方式就是「移動」,即使不知道方向在哪裡,試著移動就不會停滯在原處。
 


二、工作範圍「家族排列」的邊界?

家族排列究竟可以工作到哪些範圍呢?

目前家族排列工作有三大系統:

(1)系統排列--家族排列。

(2)組織排列--非系統關係,探索非親屬關係的領域,可以探索與主管金錢事業的關係。

(3)政治排列--政治團體、公部門的關係。

例如我們在遇到異國通婚的家庭問題時,經常要把那個異國文化加以排列出來,讓家族成員與那文化有連結。

我在個人實踐的經驗中還沒有遇到界限的問題,自從2006年8月開始每個月進行一個公益性主題排列,做過自殺者、自閉症、植物人患者家屬等個案。我甚至於認為只要人間有痛苦的個案,它就可以變化出不同的形式來解答苦難,如同千手觀音一般可以變化各種形式來助人。

在德國有一位著名的組織排列執行師,在一位工廠廠長要求下,為他找出工廠機械的重大故障,以代表排列而順利找出故障部位的所在,因此快速有效的排除機械的故障問題。
 

 三、療癒層次:如何判定有效或無效?

在我的經驗中發現,求助者所意識到的問題與實際呈現的結果未必相同。家族排列創造出來的場域其實是出於一個緣起,其中牽涉到當事人的意願、代表的品質、引導者的意識狀態,這是由許多因緣所促成的,不是一個單一因素所促成的。但是對於當事人而言,排列的有效性指標就是給予當事人力量,排列本身就提供了下面不同的協助:

(1)揭露:

 代表所呈現的動力提供一些新的可能可以提供當事人一種反思。呈現的結果會隨時間而改變。

(2)情緒的紓解:

未完成事件的完成,例如對於過世親人的內咎、罪惡感和悔恨糾葛衝突的情緒,未完成的情緒可以藉由代表來完成,在此得到一個和解。當事人本人雖然沒有站進去,代表的情緒激動,但是當事人並沒有什麼感覺,這樣對於當事人仍然有很大的幫助。即使只是透過代表,因為一個事件被揭露以後,它就不可能回到原來的狀態了。

其實排列和工作坊的壓力是相同的,如果我們背負必須為了排列的效果負責而工作時,就很難工作下去,工作就受到限制了。重點是為自己的生命負責,願意為生命的困境探索更大的可能性,這個意願與被療癒有最大的關聯。

就像是今晚大家可以在家看電視,可是各位願意出來聽演講,類似這樣不同的決定,這樣小小的移動就是更大移動的基礎。所以海寧格常說「受苦比解決問題容易」,受苦只有繼續在原地踏步就好,解決問題卻是要走出來,嚐試新的可能、更要採取行動。而家族排列是要找到愛的行動的。

(3)解除系統的糾葛:

排列對於系統能量的改變是立即的。

例如:某位太太說孩子 都會管 先生,孩子會騎在先生頭上,先生在家裡一點地位也沒有,她想要探討其中的原因。代表排列出來先生的代表就是不安定的低頭搖晃著,追問先生的原生家庭情況,原來這位先生是位遺腹子,還沒出生父親就空難過世,母親不知為何將情緒出在他身上,說他父親的過世都是因為他害的。所以她先生一直背負著父親死亡的罪咎,直到排列出他的父親,告訴他:「孩子,我的死是我的命運,不是你的錯。」先生的代表就跪地痛哭,之後經歷一些和解的過程,他的改變的過程是立即的。

海寧格說:「靈魂的移動是緩慢的。」因此他嚴禁詢問當事人排列的效果,因為探詢會干擾當事人內在意識深層移動的方向。就我個人的觀察有一些不同的部分體會,我覺得「靈魂移動是緩慢的,同時它也是立即的」。緩慢是因為在心靈深處有個演進歷程,但是它的改變是立即的;但是,究竟是緩慢或是立即,全由我們對於愛的開放程度而決定。我們是對於愛太不熟悉,所以它會以緩慢的移動,以遵循秩序。許多當事人在排列之後並沒有做些什麼,但是他發現和家人的關係和對應方式就有很大的改變了。

(4)為自己的生命困境找出新的方向與方法。

(5)與愛連結:

曾經有位小姐在排列中看到她與男友呈現出天生一對非常的相愛狀態,可是兩個月後發現男友居然劈腿,她非常傷心失望的說再也不相信家族排列了。代表呈現的難道是假的嗎?那要怎麼解釋這個狀況呢?

事實上,揭露的事件會隨著代表的感受以及時間而改變。家族排列的核心若是愛,就是對所發生的一切事件說「Yes」、「我同意」,將能連結到更大的可能,並且得到愛的品質與能力,在這狀況裡,即使他不愛我,我還是可以愛他的。而不是符合我個人的意圖、我的利益期待的,這樣才叫做排列有效。兩個月前排列出來他還很愛你,可是兩個月後他劈腿了。揭露就隨著事件來表達代表的內在感受,會隨著時間而變。家族排列是發現即使生命中有苦難,也可以發現苦難背後有更大的訊息、有愛。

奧修說過:「愛情會永恆,愛人會換人。」如果我曾經愛過一個人,就表示我就有這樣的能力跟品質,以後還會有能力去愛別人。所以生命的成熟就是當我們對他人以及自己不再抱著不切實際的期待,願意以任何人原來的樣子來接受他和自己。

如何判斷排列是否有效呢?我實在認為無法以一時一地的狀況來判斷有效性,有時候我認為自己排得很爛,可是當事人回饋很感激我,只能以謙卑的態度為個案、為愛服務。


四、學習者的成長:發現愛與力量、轉識成智

海寧格強調家族排列是要在有力量的地方下工夫,而不在問題下工夫。因此我在早期當代表的經驗中發現,當我在一個位置上一個小小的移動,的感覺就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當團體方式工作時,不僅對於當事人有幫助,代表、或是團體中其他成員,都同時提供療癒、愛以及和解的力量;對於一個個案的接受,也同時接納了我們內在的一個部分,這是我覺得家族排列最神奇的地方。我在25年的助人工作中,以這五年從事家族排列的階段進步、成長最大,因為我隨著每個個案家庭的和解,我的內在也有一個部分得到了和解。

在「家族星座治療」書中有個例子,一個被家暴重傷送急診的孩子,當初受到急診室醫師的一個關愛的眼神,被告訴「你可以活下來,你是被祝福的!」因此而活了下來,他後來也成為一位醫師,他說自己活下來是因為這位醫師的眼神。從這些案例裡知道,只要有愛都可以成為生命支撐延續的動力。

識乃識別、認同,如果只把一個人的部分當作全體時,就無法看見生命的全貌;如果我們只把婚姻、事業、健康…當成自己的全部,就看不到完整的自己,轉識成智就是要把生命看成一個整體。

家族排列雖然提供揭露、情緒的紓解、解除系統的糾葛、能為生命困境找出新的方向的幫助,但是把家族排列只當作解決一時一事的情緒處理和關係探索來處理,那是一直在變化的,這樣可就處理個沒完了。家族排列所提供最終的力量仍是在於與愛連結,有愛的地方就有力量,有力量的地方就會有行動,這是家族排列可以真正提供幫助的地方。
 

五、引導者的成長:活在神聖中、與道同在

這是我個人學習所得的感想,是個大膽的假設,也許他人未必同意。

一位家族排列的治療師在排列中所可以處理問題的深度,絕對不會超過他個人所達到的生命境界和生活品質;從某方面來說,他所排列出來的這個場域,也是這位治療師的生命品質的反射。如果我對於事件揭露和心理層面上情緒的紓解、未完成事件的完成有興趣,可能我就只停留在這個層次,而沒法進一步與更大的心靈接觸。

任何助人的方法如果沒有在自己身上被實踐得到印證,我是不會用它的,是沒有幫助別人的力量的,如果這個方法能夠幫助到我,我就知道怎麼樣能夠幫助別人。如果我和父親的關係很糟糕,我就沒有辦法幫助這樣的當事人,因為我沒有辦法跨越我的界限,我只能以頭腦理論說服解釋,沒有辦法跟現象工作,這是沒有力量的。

海寧格在八十歲以後工作的情形,排列的代表越來越少,提示的話語也減少,甚至於什麼都沒有做,他自稱「與道工作」,其實就是活在神聖裡。一位治療師會隨著個人意識的成長,他將能發展出更直接以及不同的治療方式。因此,治療師必須思考自己平日究竟是如何生活的?如果他隨時與「道」同在,他就是道,而存在的本身就是一個療癒的力量,進入他場域中的人,自然就得到治癒了。例如密教蓮花生大士的願力一般:「見我如是。」意思就是「只要見到我的人,修行證量就和我一樣。」這是引導者必須活在神聖裡與道同在的必要。


家族排列的下一步?

一、保持開放、投入未知

 海寧格將德國神學與哲學的精髓,以這樣具體善巧方便的形式呈現,這是他對人類心靈最大的貢獻。目前,許多家族排列機構和執行師試圖將這方法格式化,以模組、以建構的方式工作,這樣又走回了科學的老路子,偏離了現象學的工作方式。家族排列的發展時間還很短,還有許多的可能性,保持開放的態度是最重要的。

 二、地區文化與全球性並重

 從工作的經驗中發現,臺灣的家族排列工作中有獨特的地區特性。例如:原住民文化中的祖靈信仰、民間習俗中重視子嗣而有過繼約定的狀況、還有介於宗教與民俗之間的佛菩薩、冤親債主觀念等,對於這些地區文化上的獨特性,治療師都要把它們放在心上給予尊重,這樣才能夠得到和解。當然因為全球化的關係,我們也有排列到神、上帝。

 三、單一個案VS. 專案深耕

上回為肯納兒所做的排列,得到當事人和老師很大的回饋,其他家長也希望我們為他們再去服務。但是生命有限,我已經五十歲了,專做個案能夠做的有限,未來我不想只是這樣做。家族排列能為自閉症做些什麼並不確定,我希望肯納園更積極的作個案記錄、事後評估、累積長期的資料,希望未來能夠對肯納兒有更多的貢獻,因此未來勢必要走上專案深耕的方向。

例如染上毒癮的人往往是因為家族中某位男性被排斥,當事人與家族的父親或是男性力量失去連結,但是照顧毒癮者經常是女性,因此這樣的戒斷工作是沒有力量的。海寧格在美國有個機構,就是專門以男性照顧者協助毒癮者發展、連結男性力量,效果顯著良好。因此除了個案的處理之外,針對某類的個案當事人,強化這樣的連結才能得到更好的協助,這就是專案的深耕。這也是我每個月要做主題工作坊的原因,如果能有一些發現和幫助,留下一些記錄給後人利用,這也是我未來要努力的方向。

 四、事件處理VS.全人發展

自我學習成長的動力經常是自我生命遇到瓶頸而尋求突破,如果當問題被解決後又回到原本的生活模式,這就沒有意義了。因此事件的解決是重複,如果只是受傷=>解決,如此只是不斷反覆而已,因此必須朝向全人的發展。

族排列雖然提供事件揭露、情緒的紓解、解除系統的糾葛、與愛連結,更大的層面是要超越死亡,如果將家族排列只是拿來不斷解決問題,就與占卜沒什麼不同,沒有終結。

海寧格認為家族排列是處理「生」與「死」的問題,所以在我排列個案做多了以後,就開始有排列出死者的情況,家族排列可以讓我們看到死亡、敬重死亡,在我們心裡給死者一個位置。因此我也決定明年開始將更多的時間放在臨終關懷的議題上,就是要面對死亡的問題,因為沒有辦法超越死亡的東西都是假的。

那麼家族排列在臨終關懷這個更大議題下的位置呢?我覺得家族排列是很好的方法,可以幫助在關係中可以有力的解除系統糾葛,讓當事人可以有更多心神的餘裕去面對生命的最後一關。

 
問與答

【Q1】:請教吳老師,在你還在渾沌摸索的階段時候,有沒有排列過代表躺著代表死者的情形呢?

【A1】:沒有,在那個階段裡一個都沒有碰到過。以我的話來說,你的能力有多少,老天就給你多少的任務,老天不會給超過你能力負荷的問題。當你對存在有愛的時候,老天就會給你更難的任務,一切都依照你發心程度而定。如果你嫌排個案很麻煩,祂就只會給你一些簡單的個案而已。


【Q2】:請教是否可以排列一些積極性的議題,關於人生願景方面的問題嗎?

【A2】:可以,只是根據其他朋友的排列經驗發現,這個排列比較困難,因為人並不願意面對真我的,我也有排列過關於人生使命有關係的議題,當然也的確可以嚐試排列與個案高我的對話,只是這個過程會很漫長。


【Q3】:您剛剛提到有些人看了一次就會排列,你自己學習的歷程也是看書學習到的,那麼我們是否可以自己看書、DVD學習,還是一定要參加課程才能學會?

【A3】:這是海寧格說的,他本人是不給人授證的,這個問題要問你自己。我自己是看了還是不會。我在工作中還是看到自己的不足,還是參加海寧格的課程,一百四十多個小時,經歷三百多場個案,你如果對這個方法有興趣,最重要的還是要實踐,實踐是檢證真理唯一的標準,不是靠頭腦的理解,因為頭腦的理解在排列的現場都模糊掉了。這個場域中要發生的狀態完全無法預期、控制,我必須完全退回自己的角色看著一切的發生。只看DVD就排列是很危險的,不要只有虛擬學習,我們永遠不知道下一個個案是誰、狀況如何,我們要永遠在當下有力量的狀態下工作。